欢迎来到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!
学术与科普
科普出版 科研动态 科普活动 博物馆视频 线上展览 返回首页
科普活动 / ACTIVITIES
开学季“蚊子”也来报到?昆虫专家:这是蠓虫!(《封面新闻》20230907)
作者: 发布时间: 2023-09-10
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实习生 苏鹏
金秋九月,又是一年开学季,各地同学们纷纷回到校园中。9月7日,记者了解到,成都青羊区有学校家长反映,孩子们在学校回来,腿上、手上被咬了一身的包,密密麻麻的红点让家长们操碎了心,“有点像蚊子咬的,又像其它虫子叮的”“有没有毒啊,需要去医院吗?”“是不是该继续点蚊香液啊”等等声音引发社会关注。

“让孩子们奇痒不止的,并非是一般的蚊虫,而是比蚊子更毒的蠓虫。这种虫也叫小咬,四川话里叫‘蠛蠛蚊’,只有芝麻粒大小,最喜欢以猝不及防的攻势‘伏击’大家。”据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介绍,蠓虫是一种黑色或褐色的虫子,它的成体大小只有1-4mm,比蚊虫还要小。一般蠓虫从3月开始活动,7-10月中旬是活跃高峰期。并且它们喜欢群体活动,因此经常聚拢成一窝一窝的“黑团”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。



别看蠓虫体型比一般蚊虫小得多,但叮咬起来却“毫不马虎”!首先,被叮咬后更痛、更痒。在蠓虫叮咬人体时,不会像蚊子那样往人体内注射麻醉物质,因此会有更明显的痛感。其次,虽与蚊子叮咬症状相似,但更严重。蠓虫叮咬部位会出现咬痕、瘀点、瘙痒、局部皮肤过敏和炎症反应等。一般在半小时后搔痒达到顶峰,然后逐渐缓解,24小时以后完全缓解,看不出叮咬的痕迹。但是如果被大量叮咬或者有过敏体质的人,可能出现水肿性红斑、风团样丘疹、水疱等。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,引起过敏性休克。

虽然蠓虫毒性较强,但应对它们的叮咬也有良方。那就是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局部,以中和蠓虫叮咬产生的酸性成分,降低局部反应程度。“不要用手抓挠,避免因抓挠造成皮肤损伤,进一步产生感染。”赵力馆长提醒道。

在预防蠓虫叮咬方面,赵力馆长提出了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。物理方法是关好门窗,防止螨虫进入室内。化学方法是在室内点燃蚊香或使用电蚊香,能驱赶或杀死蠓虫,预防蠓虫叮咬。除以上方法外,想要预防蠓虫叮咬,还要注意晚上不要在灯光附近活动,因为它们有趋光性。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