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!
学术与科普
科普出版 科研动态 科普活动 博物馆视频 线上展览 返回首页
科普活动 / ACTIVITIES
成都高新区出现红火蚁(四川电视台《新闻现场》20250704)
作者: 发布时间: 2025-07-06

这种蚂蚁不仅能咬,更厉害的是用毒针蛰。在成都,它们比较喜欢湖边的草坪,高档小区是这些外来移民的最爱。 红火蚁(Solenopsis invicta)原产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(巴西、巴拉圭、阿根廷)。其拉丁名“invicta”意为“无敌”,突显其顽强的生存能力。1918年入侵美国,后通过国际贸易扩散至大洋洲、亚洲等24个国家/地区。2003年传入中国台湾,2004年在广东吴川首次发现,截至2023年已蔓延至中国12个省份的625个县市区(7年内新增344个县)。工蚁体长2.5~6mm,头胸棕红色,腹部棕褐色,胸腹连接处有2个结节(第一结节扁锥状,第二结节圆锥状),腹部末端具螯刺。蚁后体长8~10mm,交配后翅脱落,腹部随寿命增长膨大。体长7~8mm,通体黑色,具两对翅。成熟蚁巢在地表形成高10~30cm、直径30~50cm的疏松“蚁丘”,内部呈蜂窝状。蚁后每日产卵1500粒,成熟蚁群规模达10万~40万只,每年可产生4000~6000头有翅生殖蚁。婚飞交配在90~300米高空进行,雌蚁随风扩散至1公里外建新巢。

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百大危险入侵物种之一,威胁覆盖生态、农业、公共安全及人类健康。毒液含火蚁素(哌啶类生物碱),叮咬后引发灼烧般剧痛,伤口出现脓疱、疤痕,过敏者可致休克甚至死亡。美国每年1400万人被叮咬,累计死亡超80人;中国多地报告伤人事件(如福州环卫工过敏性休克)。捕食无脊椎动物(昆虫、蚯蚓)、小型脊椎动物(蜥蜴、鸟类幼崽、哺乳动物幼体),导致本土物种多样性骤降。排挤本地蚂蚁,改变食物链结构。取食57种农作物(玉米、豆类、薯类等)种子、根系及果实,导致减产最高达40%。蚁丘破坏农田机械操作,啃咬灌溉设施。据估算,若不防控,未来35年中国经济损失或达1280亿元。 在电器设备、堤坝、道路路基筑巢,引发电路短路、水利设施渗漏。自然扩散为爬行、婚飞、随水流漂流(洪水期蚁群结成“蚁筏”迁移)。随带土苗木、草皮、垃圾、运输工具等远距离传播。防控策略核心目标:灭杀蚁后(唯一繁殖个体),传统火烧、水淹无效且加速扩散。严禁从疫区调运带土植物、草皮、肥料,加强口岸及物流检查。化学防治为饵剂诱杀(首选),工蚁将含茚虫威/氟蚁腙的毒饵传递至蚁后,7~14天灭巢。应急使用,快速灭杀表层工蚁(需配合饵剂根除)。清理垃圾、杂草,减少适宜滋生环境。叮咬应急处理*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,冰敷减轻肿痛。外涂类固醇药膏(如皮康霜)或口服抗组胺药缓解症状。勿抓破脓疱,防二次感染。 出现呼吸困难、休克等过敏反应,速送医。公众防护建议远离草丛、绿化带蚁丘(>10cm松土堆),勿扰动蚁巢。户外活动穿雨靴、戴手套,工具涂抹滑石粉防蚁攀爬。


发现疑似红火蚁,立即报告农业或林业部门(勿自行处理)。红火蚁凭借逆天繁殖力、毒辣攻击性和跨界破坏力,成为全球生态与经济安全的重大威胁。中国作为其新占领区,正通过九部门联防(如2021年《红火蚁阻截防控通知》)竭力遏制扩散。公众需提高警惕,掌握防护知识,共同守护本土生态安全。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