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年话“蛇虫”
在昆虫界,存在着一群特别的小家伙。它们有的模拟蛇的外观,有的名称中带“蛇”字,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生存智慧和秘密呢?
惟妙惟肖的“小蛇”
银月豹凤蝶幼虫是模仿蛇的佼佼者。它们的身体上有与蛇眼睛相似的图案。在遇到威胁时,它们会将头部抬起,背部拱起,模仿蛇的姿势。这些幼虫有两种颜色:绿色和橘色。它们拥有膨大的假头部,以此来恐吓潜在的捕食者。
玉带凤蝶的幼虫身体上有类似蛇眼睛的图案,眼斑大而逼真,“大脑壳”甚至有些呆萌。在面对威胁时,它们会将头缩起,膨胀胸部,左右晃动,模仿小蛇的攻击姿态。更绝的是,它们还拥有臭角,一旦被触碰,就会散发刺激性的气味进行反击。
以蛇命名的怪虫
以蛇命名的昆虫,包括蛇蛉和被称为“蛇蜻蜓”的齿蛉类等。
蛇蛉,因其头部可以高高抬起于身体水平部位以上,如同一条准备进攻的蛇而得名。
被称为蛇蜻蜓的齿蛉类昆虫,略带侵略性,会攻击其他水生昆虫,其中最著名的蛇蜻蜓是越中巨齿蛉,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、云南普洱景东彝族自治县和四川成都的青城山有分布。
昆虫为什么要模拟蛇?
还有哪些昆虫会模仿蛇的形态?
......
本期特邀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、高级生物工程师、中央电视台科学顾问赵力老师,带我们揭开“蛇虫”的生存奥秘!
本期作者
赵力,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、高级生物工程师、中央电视台(CCTV)科学顾问。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全球鳞翅目(蝴蝶与蛾类)调查计划中国区首席专家,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、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(CI)等国际著名自然保护组织特邀国际专家组成员。他的发现,曾获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