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!
学术与科普
科普出版 科研动态 科普活动 博物馆视频 线上展览 返回首页
科研动态 / RESEARCH TRENDS
央视播出我馆科考片《秘境大瑶山》(科教频道《地理·中国》 20191110 )
作者: 发布时间: 2019-11-27

视频链接http://tv.cctv.com/2019/11/11/VIDE0ntQwXDCpPV918LASfAX191111.shtml?spm=C53121759377.PxhTJNy13WPu.0.0

昆虫专家赵力告诉队员,生物界有很多动物的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类似,这种颜色被称为保护色。赵力说,他要找的“会动的树枝”,其实也是一种动物,学名中国巨竹节虫,它的伪装比保护色更加高级。

考察队在海拔大约800米的崖壁上发现了一种野生濒危植物,瑶山苣苔。


灵香草和瑶山苣苔的生存环境非常相似。果然,同行的瑶医在河谷附近的山坡上找到了灵香草。

这位瑶医进行了一番祭拜后,开始采摘灵香草。可是队员发现,新鲜的灵香草并没有散发出任何香味。




原来,灵香草在烘干后才会产生幽香的气味。

新鲜的灵香草水分太大,那些含有香味的成分溶解在水分中,因此几乎闻不出味道。而在烘干的过程中,灵香草的水分逐渐蒸发,芳香成分也随之挥发。

考察队继续跟随专家寻找“会走路的树枝”。夜幕降临,考察队在密林中遇到了一些夜行性动物。


赵力决定进行灯诱实验,制造与中国巨竹节虫的相遇。

等待了几个小时,突然一个黑影一闪而过。经过辨认,赵力确认这是一只中国巨竹节虫。

天亮后赵力对这只昆虫进行了一些研究,发现这只昆虫足足有半米长。赵力说,包括竹节虫在内的节肢动物没有复杂的肺,只依靠连通体表的气孔进行呼吸。大瑶山植被覆盖率高,氧气含量丰富,更有利于发育出体型巨大的生物个体。

自然条件优越的大瑶山是珍稀动植物的乐园。如今,当地人共同努力,在这里建立起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守护着自己美好的家园。

地理·中国

《秘境大瑶山》

播出时间:11月10日 21:23

监制 / 闫东 主编 / 刘铭 黄丽君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