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网络流传“连续阴雨让不少小蜜蜂憋死”的消息,据说蜜蜂因为爱干净,都是飞出去“方便”的。但连续阴雨,小蜜蜂出去“放风”的机会太少了,又在蜂箱里吃啊吃,结果,结果他们被“憋”死了!
真是如此的话,那蜜蜂简直堪称进化史上的冷笑话了。
实际上,蜜蜂虽然确实有“出门解手”的洁癖,而今年成都周边的蜜蜂死亡率也确实高达30%。但作为进化了数百万年,跨过冰河世纪的动物,它们还不至于被今年这样的低温击败。蜜蜂的成群死亡,另有原因。
憋死的?
气温低雨在下 洁癖蜜蜂无法出门解手
成都蜜蜂大量死亡
昨天上午,在温江金马镇路旁农田的蜂箱外,躺着不少蜜蜂的尸体。
看着自己的小家伙夭折,河南养蜂户彭师傅抱怨起来,“每年1月到3月是繁殖蜜蜂最好的时候,春暖花开了才有蜂群采蜜。但今年冷天太久,蜜蜂繁殖有影响,看来蜂蜜产量也要降低。”
而成都蜜语花香蜂蜜养蜂基地的负责人巨勇,有个更为详细的数据,“今年2月中旬到3月初,我们基地的蜜蜂死了很多,大约有20%到30%。”巨勇已经和蜜蜂打了10多年交道,今年的死亡率在他看来,绝非正常。
巨勇说,今年蜜蜂的生存繁殖受天气影响太大了。
彭师傅对蜜蜂的死亡,解释偏向于此前流传的说法,“蜜蜂很爱干净,在蜂箱里不拉屎。在这样的气温下,蜜蜂就飞不出去,也不会排泄,不排泄就吃不下饲料,恶性循环后,最后蜜蜂大都死在蜂箱里,还说啥养幼蜂。”
“有洁癖”不同“被憋死”
首先,关于“蜜蜂憋死”的报道,起源多来自江浙一带。在外地媒体的报道中,蜜蜂的死因与当地连续的低温、阴雨有关。
但巨勇感觉这说法很不科学。蜜蜂的确有“洁癖”,坚决不在蜂箱里面排泄。“洁癖”严重到什么程度呢?比如一只蜜蜂觉得自己要死了,它会提前爬出蜂箱,避免死在蜂箱内污染环境。
但“有洁癖”和“被憋死”是两码事。“蜜蜂排泄过程很简单的,在成都地区,温度到了15℃,天上又不下雨,飞到蜂箱出口处解个手不就回来了嘛,怎么会憋死呢?”巨勇说,以最近几天为例,成都的平均气温虽然不高,但一天当中温度最高的中午就成了蜜蜂们上厕所的时间,“感觉冷了,再赶紧飞回去抱团睡觉。”
既然如此,为何网络上会出现蜜蜂今年大面积憋死的报道?
撑死的?
养蜂户太猴急 喂补药胀死蜜蜂
蜂农急于求成所致?
在外地媒体报道中,有记者询问为什么不在蜂巢外挂起大棚,养蜂户称蜜蜂会撞死在大棚上。此说法未经证实,但被大棚撞死确实很难理解。
报道中称,被憋死的蜜蜂,它们的腹部都被憋得很大,有明显的“鼓胀”现象。“这种现象的确是由于蜜蜂只吃不排泄造成的大腹病。”但巨勇分析认为,这样被憋死的主要原因来自人类。
他认为有些蜂农希望蜜蜂春天可多繁殖些,见气温差不多回暖了,就抓紧时间大剂量地给蜜蜂“进补”,将白糖、花粉或者蜂蜜放进蜂箱喂给蜜蜂吃。
由于急于求成,在喂食量上没把握好,往往把蜜蜂给撑着了。
更不巧的是,又遇上天公不作美,连续几天下雨不停,或者气温低,小蜜蜂没法飞出来“方便”,只能被憋死。
蜜蜂的洁癖
一只蜜蜂觉得自己要死了,它会提前爬出蜂箱,避免死在蜂箱内污染环境
冷死的?
一些蜜蜂身体不适天寒 尤其是小蜜蜂
冷死可能大于憋死
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在理论上分析了一遍:蜜蜂的腹部末端有一个袋子,用于储存排泄物,所以越冬时不会排便。初春时节后的几天,蜜蜂会到外面痛快一下。
赵力认为,吃多了被“撑死”这种情况也应该不存在,因为蜜蜂身体的嗉囊用于储存食物,如果它吃饱了就不会再吃了,还会分解后吐出来,变成蜂蜜。
“不过蜜蜂生存受天气影响的确较大。”赵力说,由于蜜蜂冬天有“冬眠”的特性,春天身体的所有机能开始复苏,但是气温持续偏低,那蜜蜂可能就会不适应而死亡,特别是抵抗能力还很弱的幼虫。
新闻延伸
蜂蜜的“拉菲式”供销数据
年产80万吨 年消耗200万吨
在江浙一带的两篇最早相关报道中,有养蜂户称蜜蜂死亡、年轻人不愿养蜂等因素,共同影响了养蜂业的存在。还有报道中称,绍兴一地的蜂蜜业经济损失将超过5000万元。但是无论原因如何、农户如何哭诉,报道中都提到:当地农民要求政府给予补贴,或是让蜂蜜涨价。
与养蜂户的状况相比,成都养蜂协会李老师给的数据,却显出销售商们南辕北辙的现状。
他介绍,世界上蜜蜂主要分布在亚洲,中国每年生产蜂蜜大约80万吨,20万吨用于出口。但国人每年却要消耗200万吨蜂蜜,年产量居然远远超过了年销售量!这实在很像是“拉菲红酒”在华销售数据。
说出这一点后,李老师还明确说道:很希望从业人员能多一些责任心,在这两年“假冒伪劣、以次充好”的负面消息屡见不鲜的同时,认真做好蜂蜜产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