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!
展馆简介
历史沿革 规章制度 展示设施 返回首页
展示设施 / EXHIBITION FACILITIES
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2023年年度报告
作者: 发布时间: 2024-01-12


2023年我馆接待观众965154人次,其中青少年观众占一半以上,开展讲解、社会教育、讲座等科普活动1378次。我馆设置有专门的科普教育部、陈列部、研究部等相关部门,本年度重点举办了“兔年观兔虫”、“春游防毒虫”、“白蚁纷飞话白蚁”、“异类的宠物——虫中异宠”、“小恶魔——蠓”、“谁是千足虫”、“养只昆虫做朋友”、“夏日话驱蚊”、“昆虫界的运动健将”、“蝉鸣半夏生”、“蚊子特展”、“秋季防毒虫”、“挥之不去的梦魇——臭虫”等一系列影响广泛的临时展览,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介绍昆虫和野生动植物知识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。这些展览大多紧扣时事热点,及时普及了各种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生物知识,社会反应良好。

举办的各种活动中,我馆采用活动现场、博物馆网站、微博、电视媒体、网络媒体、报刊等结合的宣教方式。在活动前即开始广泛宣传,并在后期进行总结性报道,通过各种途径,及时向公众介绍相关展览、活动讯息,促进了博物馆与公众的双向沟通,尽可能扩大影响范围,向公众宣传了以成都为代表的我省独特昆虫旅游资源,展示了生态文明建设成就。例如,我馆与成都电视台合作特别策划创意短片《虫眼三千年 》亮相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开幕式,该片看尽成都三千年科幻成就和极富想象力的关键瞬间,以360度镜头、定格动画、AI绘画解构古蜀文明和成都科幻基因,致敬科幻与未来。我馆活动紧扣时事热点,及时普及各种社会关注的热点生物知识。例如,通过《锦官新闻》向成都市民拜年,成都电视台国际博物馆日播出我馆特展专题片,观众均超过120万人次。

我馆为成都市多所学校的孩子们带去了别开生面的科学课,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普的魅力。通过开展博物馆讲堂进校园、科普微课堂、昆虫实验秀等活动,激发青少年好奇心、想象力、探求欲,充分做好科学教育加法,助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。开展进学校的讲座和展览等科普活动39次.现场直接参与活动学生20283人次。与成都市教育局合作举办成都市中小学生成长讲座,教育局安排成都市中小学58万师生收看了现场直播,《四川经济日报》和《红星新闻》等多家媒体对此活动进行了详细报道。与博物馆临时展览等活动结合,以白蚁、驱蚊、臭虫、蠓、鸟类撞玻璃等为主题的科普讲座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“中国之声”多次播出,听众两千万人次。成都电视台《今晚800》栏目5月18国际博物馆日播出我馆特展介绍专题片;《封面新闻》5月18日报道“《养只昆虫做朋友》特展带你领略昆虫之美”;《南方农村报》2月13日专题介绍我馆举办的特展“一号文件提到的“异宠”到底是啥”。这些该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博物馆观众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0%以上。展品更新和场馆建设方面,对展品和设备每季度进行维护,本年度更新展出标本965件,并制作了两套主题展览设备,包括展板80个,配套标本等展品723件。我馆本年度新制作了昆虫科普短片22部,除在博物馆内多媒体以及网站上线外,还与百度合作,同时上线百度百科,这些科普短片在百度网站最高单个点击率689万次,累计点击率4625万次。

2023年,我馆开展的活动受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,例如央视科教频道的“地理中国”栏目3月21日播出与我馆合作拍摄的纪录片《探寻洞穴奇物4》;央广中国之声《新闻超链接》栏目多次对我馆临展等活动进行报道;《四川在线》5月22日播出了我馆纪录片《去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,探秘奇妙的昆虫世界》;我馆馆长讲解春分物候3月21日在《封面新闻》上线;我馆馆长讲解谷雨物候4月20日在《封面新闻》上线;我馆馆长讲解夏至物候6月23日在《封面新闻》上线;我馆还通过中新社在8月8日科普“寒蝉凄切,不是夏而是秋?”;《人民日报》7月30日介绍我馆藏品“世界最大的锹甲”,8月31日报道“昆虫专家赵力重要发现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”;《科技日报》、《中国新闻网》、《四川日报》、《成都日报》、《红星新闻》等媒体也多次采访报道我馆。

嘉奖方面,2023年我馆分别被四川省科协和成都市科协评为2022年四川省优秀科普基地和成都市优秀科普基地,被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评定为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。被四川省文物局评定为四川省首批文博研学基地。2023年1月14日,《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的通知》我馆与由四川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,中国环境报社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出品的纪录片《生态秘境》获奖励。2月17日晚,“2022行业电视荣誉盛典暨民族品牌先锋行动年度盛典”上,《生态秘境》获评最佳作品。


返回列表